应用与案例

2025-10-30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钢铁原料分料起重机应用


发布时间:2025-10-30

访问量: 1452

 


 在钢铁厂原料分料领域,原料分料起重机是连接铁矿石、废钢等大宗钢铁原料运输与仓储环节的关键设备传统定位方式在钢铁厂区高粉尘、强震动、多电磁干扰的复杂环境下,常出现定位偏差大、数据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钢铁生产的连续性。传统 “光电编码器+人工瞭望” 定位方式,在钢铁厂区高粉尘、强震动、多电磁干扰的复杂环境中弊端显著,定位偏差大、数据滞后等问题常导致原料错卸、生产停机。超高频RFID技术(902-928MHz)凭借远距离读取、抗干扰能力强、适配工业恶劣环境的特性,成为起重机定位升级的理想方案。本文以某大型钢铁企业原料厂区升级项目为例,阐述超高频RFID技术的应用价值。

一、项目背景:传统定位的痛点与需求

该钢铁企业原料厂区日均处理铁矿石、废钢等原料超8000吨,依赖12台门式分料起重机完成原料分配。传统定位模式在运营中暴露诸多问题:

●定位偏差大,分料错位:光电编码器受粉尘遮挡、铁轨震动影响,定位误差达100-150厘米,每月因原料错卸产生的分拣、返工成本超1万元,还延误生产供料;

●效率低下,衔接滞后:操作员需人工瞭望调整位置,单次分料耗时25-30分钟,常导致炼钢车间待料停机,月产能损失超 50 万元;

●数据断层,管理混乱:分料数据依赖人工记录录入,更新延迟超 4 小时,调度部门难精准掌握库存,易出现“满仓溢料”“缺料待工”;

●安全风险高:近一年发生3起起重机剐蹭料仓、运输车辆事故,造成设备维修费超8万元,还致2名操作员受伤。

为此,企业引入超高频RFID技术升级定位系统,目标为定位精度≤15厘米、作业效率提升20%数据实时同步、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90%。


二、超高频 RFID 定位系统设计与实施

(一)系统架构

采用 “硬件感知 + 数据传输 + 平台管控”三层架构:

硬件感知层:核心设备为超高频RFID标签、工业级超高频读写器、震动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负责料仓标识、起重机位置采集与原料信息关联;

数据传输层:通过工业以太网 + 5G 备用网络,保障数据无间断上传,屏蔽双绞线减少电磁干扰,5G 模块避免以太网故障导致定位失效;

平台管控层:搭建 “钢铁原料智能分料调度平台”,集成定位解析、作业调度、库存管理、安全预警功能,与 ERP、MES 系统无缝对接。

 

(二)关键设备与部署

超高频 RFID 标签:选用 902-928MHz 超高频无源标签,符合 EPC Gen2 标准,防护等级 IP68,耐受- 40℃~90℃高低温,表面304不锈钢封装抗金属干扰与原料腐蚀。沿轨道在每座料仓进料口边缘嵌入标签,写入料仓编号、原料类型等信息,间距 8-10 米;定位关联。

超高频 RFID 读写器:每台起重机移动小车底部安装 2 台工业级超高频读写器(沿铁轨前后布置),读写距离 3-5 米,适配标签安装高度,定位误差≤12 厘米。搭配高增益定向天线,波束角度 25°以内,避免相邻标签串读;内置震动补偿模块,与震动传感器联动抵消震动影响,防护等级 IP67,抵御粉尘、水雾侵袭。

定位终端与平台:起重机驾驶室内设触控终端,实时显示读写器读取的料仓坐标、车辆信息及调度指令;后台平台实时标注起重机位置与轨迹,分料后 1 秒内同步库存至 ERP 系统,当起重机接近障碍物或相邻设备时,1.5 秒内触发声光报警。
高频RFID读写器:针对高频近距离读取特性,在每台起重机主梁下方的移动小车底部安装2台工业级高频读写器(沿铁轨方向前后布置),读写距离控制在0.8-1.8米(适配货位标签安装高度),抗铁轨电磁干扰与粉尘遮挡能力强,定位数据误差≤6厘米;读写器搭配防尘定向天线,聚焦货位标签区域,避免相邻铁轨旁标签串读,同时与震动传感器联动,抵消铁轨震动对定位数据的影响,双重保障定位精度。
定位终端与平台:起重机驾驶室内安装工业触控终端,实时显示高频RFID读取的货位坐标、列车标签信息及调度指令,操作员无需人工瞭望铁轨标识;后台智能调度系统实时解析定位数据,在界面标注起重机沿铁轨方向的实时位置与运动轨迹,当定位数据显示起重机接近列车或相邻设备时,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响应延迟≤1.5秒。


三、应用产品
为满足生产需求,晨控智能推出了CK-UR08系列 RFID 产品,该系列产品具备以下特点:

高度集成化设计:集天线、放大器、控制器于一体,采用先进的集成芯片技术,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与高性能。这种高度集成的设计不仅减少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方便安装在空间有限的生产设备上,还降低了设备间的连接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便捷安装与灵活部署:产品体积小巧,结构紧凑,安装方式灵活多样,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快速安装在生产线上的关键位置,如拉丝机、捻股机、镀铜设备的物料进出口处。

标准通讯协议与接口:遵循标准的工业MODBUS RTU、MODBUS TCP/IP、ProfiNet、EtherNet/IP等工业通信协议,支持以太网接口。这种标准化的设计使得 RFID 系统能够与企业现有的生产管理系统(如 MES、ERP)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共享。通过以太网接口,读写器可以将采集到的 RFID 标签数据快速上传至服务器,为生产调度和质量管控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

高防护等级:防护等级达到 IP67,具备卓越的防水、防尘、防油污和防腐蚀性能。即使在铜卷生产过程中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成本。

工作频率与标准:工作频率为920MHz~925MHz,符合EPC Global Class l Gen 2/IS0-18000-6C国际标准。该频率在保证信号传输稳定性和穿透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与生产现场其他电子设备产生信号干扰,确保 RFID 系统的可靠运行。